为何行动支付在台湾不普及?这3点原因是关键!

image source: 示意/Pexels

文/蔡瓅萱

随着无线网路和智慧型手机普及,不少人在消费时开始改以「行动支付」的方式付款,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像这样能够减少实体接触的付款方式也比以前更加流行,成为一股新趋势。近日有网友好奇发文,疑惑在世界各国都大力推广行动支付的情况下,为什麽台湾还是有那麽多人偏好用现金结帐?贴文一出引起热议。

该名网友表示,疫情之後欧美国家都大力推广无接触支付,支援此付款方式的店家也大幅提高,连路边摊都能刷卡,甚至还有地方为了防疫拒收现金,但在台湾却还有一堆人使用现金付款,让他感到不解,「除了方便老板逃漏税之外,有没有台湾仍然热爱现金支付的八卦?」

贴文引来许多人留言讨论,综观所有留言,大家认为行动支付在台湾不像他国那麽普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许多店家不支援行动支付

若想要使用行动支付,首要条件就是店家要先能够支援这样的付款方式,网友表示在台湾很多店家根本就没有相关设备,就算民众想使用行动支付也没有办法,另外有网友指出,许多店家不想使用行动支付的原因,是为了方便「逃漏税」。「店家不装机器,能怎办」、「先叫店家装机器」、「啊就老板想逃漏税才只收现金啊」、「机器备不普及,店家也不喜欢被查税」。

行动支付平台太多,没有统一整合

许多网友认为,行动支付在台湾没办法普及的关键原因是「整合度低」。在台湾数位支付的平台非常多,每个店家支援的平台也各不相同,若想要全面使用行动支付,就需要下载一堆不同的APP,让人觉得非常麻烦,「一堆支付,又不整合啊」、「太多支付~又不能共用」、「数位支付太多,每间店又不一样」、「没整合,很麻烦」。

没有比现金支付方便,诱因不足

由於许多店家不支援,再加上行动支付平台太多,许多人实际使用後觉得根本没有比较方便,再加上有些平台还有手续费,因此大家将行动支付当成主要付款方式的意愿不高,「没有诱因」、「钱掉了,再领就有了,手机掉了,就不用吃饭吗」、「支付平台一定会抽钱」、「手续费2%你帮忙出?」。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