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人才已成当红炸子鸡!工程师如何踏出云端职涯第一步?
获得 Google Cloud 认证的 CloudMile 云端技术讲师 Syun Huang。
提到 IT 人的进修课程,近年来最热门的主题莫过於云端领域。根据美国求职网站 Glassdoor,美国地区云端工程师的年薪平均可达到 15 万美元以上(约合新台币 458 万元),若是在矽谷 FAANG 等企业,年薪更是上看 20 万美元(约合新台币 610 万元),可说是工程师新兴高薪职业之一,这也让市场上各种类型的云端培训课程变得炙手可热。
这股 IT 人才跻身云端领域的风气也吹进了台湾,台湾首家获得 Google Cloud MSP(Managed Service Provider,托管服务供应商)认证的云端托管服务供应商——CloudMile 万里云 ,便因经常举办内容专业的云端课程,成为 IT 工程师踏出云端职涯第一步或补强云端技能的首选,例如今年 11 月开设的「Google Cloud 核心基础架构课程」,开课资讯一公布,瞬间就吸引众多 IT 工程师报名。
转型云端工程师,从学习基础架构开始
除了薪资水准较高之外,获得 Google Cloud 认证的 CloudMile 云端技术讲师 Syun Huang 分析,随着国际云端大厂相继在台湾成立资料中心,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企业上云,市场对於云端人才的需求,势必只会有增无减,因此,IT 工程师若能及早养成云端相关技能,未来无论在提昇个人竞争力或职涯发展上,都是非常好的加分项目。
「对於想要转型云端工程师的人来说,『Google Cloud 核心基础架构课程』就是入门第一步,」Syun Huang 说,如同学武要从蹲马步开始一样,想跨足云端领域的工程师,可透过此堂课程全面了解云端的基础架构,包括网路、云端运算的各项服务、容器化、资安、储存、监控等各个面向。
CloudMile 云端技术讲师讲师 Syun Huang 指出,Google Cloud 核心基础架构课程是 IT 人转战云端领域的第一步。
Syun Huang 强调,「Google Cloud 核心基础架构课程」是基础但全方位的课程,即使没有强大技术底子的学员也能学习。他以全端工程师为例做说明,原本该工程师可能只具备写程式码、在地端启动网站的能力,但在具备一定的云端知识後,他便可以从无到有架设出一个完美的网站,甚至协助自家企业将网站上到云端并监控网站运作状况,或者也能转换跑道,进入云服务公司从事架构师、授课讲师、云端托管工程师等新兴热门职务。
Syun Huang 以自身经验举例,之前他是某软体定义网路(SDN)公司的产品经理,後来因工作上接触到了云服务後,便自行进修相关课程并考取证照,才成功转换到云端领域,担任授课讲师。
他笑说,从产品经理跳到云端讲师,其实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原本产品经理是要先了解客户需求,而讲师得先知道学员程度在哪,进而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我习惯都会举一些生活中的小案例,让没有基础的学员能够快速理解各类技术,帮助他们在学习上更有成效。」
转型云端人才之後,该如何在云端领域持续发光发热?
当然,基础架构只是转型云端人才的第一步,若想要进一步在云端领域发光发热,Syun Huang 建议可朝以下二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方向是选定基础架构下的某一个面向深入钻研。Syun Huang 解释,云端基础架构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领域,不只涵盖的面向广,每一个面向都有值得深入研究学习之处,例如:在网路端有防火墙、DNS、VPN、专线、负载平衡⋯⋯等议题,在资安端有网站资安、网路设计、检查规则⋯⋯等议题。
「Google 光是基础架构就设计了 7 张专业证照,而与容器相关的 Kubernetes,也有自己专属的 2 张证照,」Syun Huang 说,显见基础架构的范围着实庞大与深入,IT 工程师唯有循序渐进累积技能,才能成为优秀的云端人才。
第二个方向则是朝数据应用发展。云端与数据应用的关联越来越紧密,Syun Huang 延续上述所提网站工程师的例子,当工程师将企业网站上云运作後,就会开始慢慢累积数据,此时就需要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能力,才能从数据中找到提高效率、推动营收成长或优化顾客体验的方式,加值个人技术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竞争力。
Syun Huang 指出,CloudMile 在课程结束後都会发放问卷、做课後调查,获得学员反馈。今年已经开设了许多课程来说,平均的分数都有 4.5 分以上(满分为 5),并透过不断收集课程回馈来优化教学方式以及设计课程内容。
企业需求迫切,CloudMile 携手教育机构共同推广云端课程
当市场上各产业对於上云需求越来越多,针对云端人才的需求也跟着大爆发,这造成企业要上云转型时,最大的困难反而是「找到人」。
Syun Huang 也提出观察,「云端人才数量与企业在云端应用上的深度,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关系,」Syun Huang 解释,当企业有了云端人才、可以解决上云後的维运管理问题,才会愿意投入更多资源,将更多 IT 服务搬上云端,迅速打造企业竞争力。
虽然企业也可以采用云端托管的方式解决人才不足、无法维运管理的问题,但 Syun Huang 分析,就长期发展而言,企业仍然需要有内部云端人才,尤其是中大型企业,「如此一来,企业才能将云端应用得更深、更好,而这也是CloudMile 并非教育机构,却积极开办云端课程的原因。」
为了协助企业快速满足人才缺口,CloudMile 除了自行举办内部训练课程提升服务企业客户的量能之外,也积极与各大教育机构合作,结合教育机构在教授学术理论上的专业能力及 CloudMile 丰富的实作经验,提供市场更紮实的云端人才培育课程。
CloudMile 解决方案架构和专业服务副总裁陈晓炜指出,CloudMile 为市场培训云端人才,就有如开源软体一样,因为有许多人不断贡献自己的能力,让开源软体变得更好,才能吸引更多人来使用。CloudMile 则积极将开源精神应用在开设云端课程上,「我们目的是让企业和云服务供应商彼此共好、互惠,CloudMile 将积极地持续与台湾企业与新创一同壮大云端人才库。」
举例来说,曾为许多企业培育 IT 工程师的 iSpan 资展国际,就与 CloudMile 合作举办 Google 原厂认证课程,帮助 IT 人才轻松转型云端工程师。
未来,CloudMile 将扩大与更多教育机构合作,藉由培育云端人才的机会,接触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并从与学员的互动中,了解更多企业上云的需求和问题,进而规划更适合的云端课程与服务,协助企业补强云端技能缺口,让台湾企业能够充分运用云端优势强化营运体质,打造媲美国际企业的世界竞争力。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转载。首图及文内图片来源:TechOrange。)